2/28/2012

228甜蜜事件 - 宅在家



這是228四天連假的最後一天,這天氣真的折磨人,已經連下了四天的雨了。

想必外頭賞花人潮不斷吧,聽說那些櫻花林正火紅綻放,這樣的雨天是有點掃興,但是對我這樣一個不善於與大夥同擠景點的人,外加老爺選在這樣的時候出差美國,選擇待在家裡讓我還不至於感到太罪過。

我和Austin在床上又抱又聊直到快十點才起床,拉開窗簾看到窗外灰撲撲的天空和濕漉漉的地面,這雨真沒有一陣子停歇啊!這細雨霏霏的春天,寒氣未消,和Austin決定今天不出門,這宅小子開心的不得了。昨天清境母語來電話說Austin愛吃的紅蘿蔔已經來了,所以出去一下下買了幾根這小紅蘿蔔,這可是從去年盼到現在,去年後來因為冷冬地上食物被動物吃光了,所以地下的蘿蔔也被洗劫一空,Austin說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紅蘿蔔,。

假日的早晨是我們母子的閱讀時間,一點音樂也不放,安靜的早晨,只有時間滴滴答答緩緩地流過。





還不到午餐的時間,Austin挨到我身邊怯怯地說:媽咪,我可不可以看 Hero Factory? (註:樂高玩具) ,看他已經乖乖安分看了兩個小時書,我答應他,他興奮地抽出他的Hero Factory目錄,認真地幾乎要熟背裡面每一尊的名稱和任務了。接下來的下午,他忙著進入樂高的小積木世界、戰鬥陀螺、學林書豪運球、看兩遍Barney DVD,看來他已經很能夠接受獨子的命運,開心自娛了。

雖然,重回職場的想法老在我腦袋裡不停地提醒我,可是每每一想到要如此犧牲與兒子這樣的親密時間,總是不捨。再幾年,他的世界愈來愈大,容下更多的朋友、喜好、甚至那虛擬世界,趁這時候我還是他全部的世界時,好好享受吧!




Sophia






2/27/2012

40大關 我被附身了嗎

這一年多來,從許多的蛛絲馬跡發現,我好像變了一個人。數十年如一日,從學生到社青,社青到熟女,一路"進化"的過程,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有甚麼不對的改變。可是這次的這個,所謂人生里程碑的「四十不惑」,在這個大卡裡的"有感改變",覺得對自己開始陌生起來了。

所以,我漸漸懷疑,被附身了嗎?

這些所謂的蛛絲馬跡,其實只有自己清楚,是些頗大的轉變。

第一大轉變,我開始穿著球鞋趴趴走。記得我曾說過我是如何不同意一個優雅的女人應該穿著不成體統的球鞋跑來跑去嗎(我看法國女人)?沒想到我現在居然也淪陷了。起初還沒怎麼注意到,直到前天在教會一個姊妹突然對我說「幾年來第一次看到我穿球鞋!」。最近變本加厲了,為了配合球鞋,我居然有頻繁地穿起了運動褲!不是買菜而已,而是整套搭上公車去台北、上餐廳!

無法置信,我被附身了嗎?

第二大轉變,幾十年來,巧克力一直是我的最愛,家中從來不會有放在櫃子裡沒吃完的巧克力。現在我家冰箱裡卻躺了好幾盒高級巧克力,他們看起來完全失去了我的寵幸,打入冷宮。

這點我自己也非常匪夷所思,居然可以對巧克力胃口盡失。我被附身了嗎?

2/24/2012

Brunch - 蔬菜番茄醬汁煮蛋包



隨著天氣狀況急轉直下,多雨低溫,這個228假期的第一天讓人就直提不起勁兒。老爺打開電視新聞,我在廚房忙著Brunch,聽到武陵農場大批賞花人潮造成的交通雍塞,更相信這樣一個天,起的晚晚的,煮一頓大家都賞心悅目的早餐才是上上之選。

這時家中瀰漫著屬於早晨的麵包香。這剛烤好的吐司,準備配上我才正在做的早餐。

【油畫作品】 末代




在裝潢雜誌裡的一張土耳其老宅的照片,
隱約看見了歷史、繁華和風霜。

完成於2012年1月

2/22/2012

【油畫作品】 沉淨的藍


剛完成時就拍下來的,尚未落款。

這一框沉靜的藍
現在框在我家玄關
完成於2011年11月


2/19/2012

放學不回家,採草莓去!我家後花園





早上幫Austin穿衣服準備上學時,突然想起甚麼似的:「寶貝,今天下課想不想去採草莓?」聽起來好像只是去隔壁採草莓,不過這是啊,草莓園就在我家的後花園

這是同住在都市的我們唯一可感到驕傲的地方,有那種住在信義新光三越隔壁、或大安森林公園對面也不怎麼樣的感覺。

一年就一次幾個月的季節,過了這季只能再等一年。

期間打了電話給老闆預約時間,老闆說道今天剛好是好時間,因為經過星期一到三的好天氣,緊接著兩個冷天,這樣的溫差給了草莓最好的三溫暖,老闆說現在的草莓正是又大又紅。這也是,明天星期六想必有一大堆人上山。

第一次自己開上去,雖然就在自家附近,可是路愈開愈小,也沒見到明顯的路標,Austin不住問我是否開錯,真是個緊張的孩子。不到十分鐘從上山到下了山谷,草莓園就落在這山谷中。




還以為星期五下午四點這不怎麼熱鬧的時間只有我們母子兩個,沒想到才到農園已經有一家人採了滿滿兩大箱了,一箱大概都有三斤吧!我想。我們來遲了,又大又紅的都在人家那兩箱囉!

這時「全有機」的已經被採的沒剩多少了,採不到一斤,只好再去「半有機」的繞一繞。

全有機與半有機的品種與施作方法皆有不同,全有機草莓採自然農法全程沒有農藥肥料,一斤350元,半有機草莓仍施灑有機肥料,一斤250元。全有機的草莓吃起來口感青脆,個人較偏愛這個口感,Austin則喜歡半有機軟嫩的口感,兩者吃起來都一樣清爽香甜。


 
全有機棚內紅透的草莓都被前一家人幾乎採光了

我與Austin成了唯一的兩個客人,熱情的老闆泡了茶,我坐下來與老闆聊起來,老闆提到在種植草莓前已經休耕了好些年,因為早期用傳統的方式種植,跟著大家灑農藥灑到連自己都怕。幾年前憑著多年經驗找到合適有機耕植的草莓品種,研究病蟲害自然防治方法。就在和老闆閒聊的二十分鐘時間,Austin一個人靜靜地、把才採到的草莓一顆顆全進到自己的肚子裡去了(當然用了老闆接的山泉水洗乾淨才下肚)。

在草莓季結束前(五月),計畫再去個兩次。待草莓季結束,老闆頗自豪的提到他種的小黃瓜,小黃瓜是Austin的最愛,到時候一定再上山。


就在下山的途中,車內多了一股隱隱的味道,不是草莓、也不是雨水或山泥的野味,我和Austin兩人似乎都不願去承認或提到這股詭異的臭味。我兩在這搖緊車窗的小空間裡,再問他:「好不好玩?」「下次還要來嗎?」彼此開心對談。我慢慢地去確定這股熟悉奇怪的臭味,嗯!沒錯,它就是大便,可是怎麼上來的呢?我已經很小心其間不去踩上任何一個形狀或顏色類似的泥巴堆了?還是老闆的有機肥混在泥土裡了呢?回到家,趕緊抓了那三雙鞋努力刷洗,車裡的墊子呢?這部分只好說服自己"大便是自然的,乾了就看不到了 ......."。




東林休閒農園
台北市內湖區碧山路43之10號
電話:02-2790-7252
0953-934-999 / 0936-303-178
(成功路四段左轉金龍路第二個紅綠燈右轉上山)


Sophia

2/16/2012

為什麼法國父母更會教育孩子 Why French Parents Are Superior《華爾街日報》,再看我們的教養態度






圖片來源:Why French Parents Are Superior. by  PAMELA DRUCKERMAN


幾天前看到一篇有點"過期"的報導,二月四號的《華爾街日報》周末特刊上刊了一篇《為什麼法國父母更會教育孩子》Why French Parents Are Superior。這讓我想起在去年同期,一篇《虎媽的戰歌 》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才掀起全美東西文化的教育激辨,戰歌言猶在耳。

這個標題有趣,最近看了一些關於法國文化的書加上遊了一趟法國,所以特別有感。


副標是這樣下的:
正當美國人對兒童的教養問題抱頭跳腳的同時,法國人卻能老神在在帶著那些快樂又行為乖巧的孩子。Pamela Druckerman要告訴你如何避免抓狂、能耐心教導、還有可以權威跟孩子說"No"的秘密。

老美大概真要跳腳了,最近怎麼老有人批評他們的孩子沒有家教,放帖挑戰美國人一向引以自豪的育兒觀念,看來驕傲自大的美國人也開始自省啦,覺悟那一套放任孩子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吧!

筆者Pamela Druckerman是個嫁給英國人的美國人,與先生定居法國巴黎。

當他們的大女兒18個月大的時候,在一次全家的旅行中,因為至少每天兩餐外食,這才發現他們女兒是餐廳裡唯一會把食物灑的到處都是、無法乖乖坐在高腳椅上、在餐廳的桌椅間跑來跑去的小孩,正所謂一般美國人眼裡典型且正常、正經歷"難搞年紀"的小孩。可是奇怪的是,他們同時也發現到,在餐廳裡的法國孩子卻都能乖乖坐在高腳椅上,耐心且安靜地等候他們的食物,並且不挑食,魚、肉類甚至蔬菜都吃。

這情況把夫妻倆都嚇傻了。因為他們的女兒只吃法國麵包,頂多幾口通心粉,接著就開始不耐地把玩桌上的調味罐,然後吵著要離開他的高腳椅。

儘管當時他們在法國已經住了三年,她無法解釋為什麼,Pamela開始思考是否是法式教養的關係,他發現不只是用餐態度的不同,在很多場合裡她看到文化差異所產生的不同。

舉例來說,有數不清的經驗她與法國朋友帶孩子們去公園的遊樂場,她從來沒見過其中任何一個孩子(除了她自己的以外)在遊戲過程中大發脾氣,她納悶,為什麼她的法國朋友們都從來不需要掛掉手機馬上衝去處理小孩的無理要求?為什麼她的法國朋友們的客廳從來不曾被帳篷或辦家家酒的小廚房所占領?


Pamela又進一步的了解,這些的不同,都是法國父母在平常的生活氣氛裡設法建立起來的;當美國父母在家裡聚會時,美國父母多半會花許多時間處理小孩之間的衝突、抱著自己學步的孩子擠在廚房、或得一起坐下來陪著玩積木。而法國人呢?大人們都是悠悠哉哉地彼此閒聊啜飲著咖啡,小孩則在一旁開心地自己玩。

隨著Pamela幾年來的觀察,現在大女兒六歲了。她說:法國人並非完美,而是他們有一些教養小孩的小秘訣而已。

Pamela在2009年時讀到一篇普林斯頓經濟學家在美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婦女在照顧孩子上缺乏耐心,視帶孩子是一件很不開心的事務,在德州的職業婦女甚至認為做家事比帶孩子還令人愉悅。

她指出法國父母也和多數的美國父母一樣:積極地和孩子們交談溝通、帶孩子認識大自然、給孩子念很多書、陪孩子上網球課、畫畫課、去互動科學博物館。可是法國父母在這方面的相異看法是,儘管是最稱職的父母也不能為孩子全天候待命,而且完全不需要為此感到愧疚。一個法國媽媽就這樣說:「晚上的時間是我的,如果我女兒想和我一起也可以,但是這是大人的時間。」而美國人呢?(我覺得也和台灣大多數的父母一樣,)在這時間則忙著給小孩們請中文老師、補習寫作。而法國的小孩 - 則得自己找樂子,自己玩。

法國父母讓孩子自己解決,找到方式獨立自己玩,而非完全需要父母。


其實Pamela的情況在美國育兒教養的問題中並不是少數,直升機父母的問題普片存在於美國的中產階級。

根據Pamela的觀察和了解,法國人在教養孩子上大體而言是給孩子一個框框,讓孩子很清楚的知道孰可為、孰不可為,並且貫徹執行在日常生活上,小孩知道"那一條線"在哪裡並且不會不逾過。

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觀念 - 等待。他們要小孩從生活中學習會等待。

作者提到她所知道的法國孩子幾乎都從兩三個月大就能一覺到天亮,法國父母不會在baby哭的時候馬上就抱起來,他們讓baby學著自己睡著。這也是為何法國小孩之所以能乖乖地坐在餐廳的椅子上等候上菜,而不是像美國小孩整日開冰箱零食吃個不停。法國小孩都必須等到用餐時間,除了一天三餐之外和下午四點鐘的點心。


筆者也在這裡提到了1960年代,史丹佛大學教授Walter Mischel所提出的「棉花糖實驗」。

實驗對象為4-5歲的小孩,在一房間裡桌上放著一個棉花糖,實驗者告訴小孩他將出去一下下,如果小孩可以等他回來,那小孩就可以得到2個棉花糖當獎勵,反之,如果小孩吃了桌上那個棉花糖的話就沒有獎勵。

實驗結果發現,大部份的小孩多只能等30秒,而只有1/3的小孩能等滿15分鐘待實驗員回來。他們發現一個特點,能等待的孩子,即所謂能「延遲滿足」Delay Gratification者,都是因為他們能夠讓自己"轉移注意力"。

而在二十年後對這些孩子的追蹤調查發現,那些能延遲滿足的孩子在專注力以及推理能力上都比較強,並且也有較佳的抗壓性。這也點出了為何美國那些予取予求的中產階級小孩,通常面臨壓力就崩虧一簣的理由了。


雖然時代在變,由西方不斷湧進的文化和思想已經大大更新、改變我們對孩子教育與教養。但是在另一方面,這樣多年下來,尤其是美國那一套價值文化早已染指我國的教育,甚至,我覺得也不斷在動搖我們華人歷史以來立國的教養態度與教育價值。

一直以來,中華立國,一向是尊師重道,且順服權柄。而美國那一套以小孩為首,學生為本的觀念在這十幾年來卻扭曲了我們的處世待人的基本。我是生在父母權威的那個年代,儘管我自己的父母開明,但是我們也清楚明瞭,大人在講話時小孩是不應該插嘴的,所謂「小孩有耳無嘴」,且見到長輩一定要問候。

問候長輩這件事,並不是表現家教或是有或許讓父母有面子的問題,而是,如同我在上面所提到的,是我國文化中優良的傳承;長幼輩分與尊重權威。


記得我看過一篇在FB上傳閱的一個媽媽寫的文章,這位媽媽努力在文章中提到不應該勉強小孩問候長輩,並舉例推崇美國父母如何放任孩子任其自由意志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叫就可以不叫叔叔、伯伯、阿姨、嬸嬸...等長篇大道。無奈的是有相當多的媽媽贊成他的看法。


台灣普遍在接收新文化與新認知時容易陷入盲點,只學包裝華麗且模仿容易的部分。


在這同時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坐下來,儘管是這樣年紀的小朋友,也與他們說明為什麼身為晚輩要問候長輩的道理,不是為父母面子,而是讓小孩清楚份際、界線、和尊重長幼輩分,我認為這是尊重權柄的第一步。

就我有限的了解,似乎法國在文化以及教育方面的觀念與我國有多少相似之處,一如他們強調精英教育、尊重師長與權柄。可惜的是我們「尊師重道」這四個字在校園中幾乎已經消失了,我們全盤接收了美國人的那一套 。


記得在一本書《法國土司》 (1)  中,作者是一位遠嫁法國人的美國媽媽,她在書裡頭這樣寫道:

「我的孩子要學東學西.....還有,老師不可以公然批評他們或讓他們心裡難受,如果真的發生了甚麼不愉快,我願意直奔校園,像朋友般,跟老師好好談談.....。」

我相信這也反映了當今台灣許多家長的態度。

當然,這位美國媽媽的方法在法國完全使不上力。我一位在小學任教多年的同學經常語重心長的與我談起她在教學上的理想與挫折,同學是一個認真教學愛孩子的老師,卻經歷了幾次被家長幾乎要提告的威脅,她說現在的學生連講個幾句都講不得。

在法國的教育面前,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汗顏了。法國的國家預算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老師的地位在法國社會崇高,薪水待遇優渥;國民從兩歲托兒所起到大學完全不花一毛錢,每個月有育兒津貼直接匯到你的銀行帳戶裡。


世界上沒有一套制度是完美的,我們常犯的錯誤就是常常看人家表面上的成果,然後覬覦以最快速簡單的方式達到。Austin現在才幼稚園大班,嚴格說起來我還不能算是完全進入這個教育系統,現在改到甚麼樣子我也從來就沒搞清楚,我現在只能嚴陣以待,屆時過招拆招。


美國式的教養當然也有許多的優點,強調尊重個人、培養獨立、小孩有自己的思考見解。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沒有給孩子規範清楚的"界線",嚴格執行,且適時說No,這些很會獨立思考的孩子就容易取巧"越界"。法國父母說穿了就是懂得給孩子規範,並且讓小孩清楚明瞭"界線"在哪裡,沒有模糊,態度堅定,讓小孩知道誰才是老大。小孩在這"界線"裡反而享有完全的自由,父母也落得輕鬆。輕鬆的父母,不急功近利的態度,能耐心培養小孩「延遲滿足」的優勢,小孩未來才能用正面的態度輕鬆面對壓力。


這讓我想起台灣早期的社會,甚至是在我那個年代,民風純樸,父母辛勤工作,儘管書念的不多,卻多教育我們子女在社會上做事與做人的分際,我們這一代兒女心裡頭都有那把尺,陪著我們長大、出社會、待人接物。奇妙的是,我發現這把尺適用於任何環境。




Sophia


(註1) 法國土司 - 令人迷惑的法國文化。海麗葉 霍栩佛,胡桃木文化事業, 2000年2月。



2/11/2012

春天來了嗎? Has spring come yet?



春天來了嗎?

若不是看到那一株株櫻花沿著街弄爭相綻放,這個星期連日來的陰雨和刺骨寒風使我裹足不出戶,我真的感受不到那一絲絲的春意。

我們這不種田的都市人,日子都靠著氣象報導來決定寒暖,聖嬰、反聖嬰、全球暖化的詭異天候,這時還能分清楚四季已經算是萬幸了吧!

牽著Austin徒步走到學校,正是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沿途自家前或公園裡的櫻花、桃樹雜英繽紛,但不知是否自己已錯過繁花正盛的時候,還是幾日來的春雨無情打落不少,枝上的花朵已幾些凋零了。

有一棵櫻花樹在上一季開的異常茂盛,凡經過的人無不停下腳步嘆聲欣賞,屋主也很可愛的奇文共欣賞,在樹上掛了一個歡迎欣賞拍照的牌子。這天我帶著Austin特別經過,想再欣賞那滿株競相的春色,只可惜錯過了時間,看來只好再等明年了。





2/02/2012

{愛上巴黎} 跳蚤市場Porte de Vanves

我的巴黎之行沒有瞎拼耶!

哪有到巴黎沒瞎拼的,以國人習慣來說,實在是浪費的這樣一趟是吧!香榭大道上LV旗艦店門口排隊的全是東方面孔;回程在機場候機時,看到東方旅客幾乎人手至少一兩袋戰利品!

結婚之後"瞎拼"從此走出我的生命,當然主要原因是老爺主握家中經濟大權,而我自己也不再工作的關係。當然偶爾還是會對著經過的炫麗櫥窗開口發呆,就像以前學生時代看著櫥窗作夢一樣。不同的是,我已經讓那個夢實現過了,也曾經活在那個櫥窗的世界裡頭。發呆了幾秒鐘後,甩甩頭,自動回到現在這個充實幸福的人生裡。

可是細胞裡頭那些瞎拼因子蟄伏已久,總是蓄勢待發蠢蠢欲動。

這一個星期在巴黎跟著老爺緊湊的會議行程,其實我們也真的找不出時間好好瀏覽這個迷人的城市。瞎拼需要錢和時間。

只剩最後一天了,星期天早晨,我撇下上吐下瀉攤在床上的老爺,留下Austin,說甚麼也要到跳蚤市場走上一遭,因為這是我在台灣唯一做了功課,這趟旅行下功夫的地方。雖然說已經是三度造訪巴黎,這裡的跳蚤市場還算是初次經驗。以前只逛精品,哈哈!

巴黎有好幾個跳蚤市場,但是規模或質感都不太一致,考慮許久選擇了 Porte de Vanves,是質感較高的一個,據說是專業買家常逛,也較有機會挖到寶的跳蚤市場。

Porte de Vanves位於巴黎的南面郊區,在這裡一個星期以來首度坐地鐵,從飯店坐落的La Defense地區到這裡還是費了我將近一小時。出了地鐵拐個彎,再這樣鳥不生蛋的郊區看到三三兩兩的東方人,我就知道,到了。日本人也很愛買歐洲二手舊貨的。

約莫十點半,我到了這條街的一頭,兩排的舊貨攤就在這露天人行道沿街而擺,迤邐起碼半公里長,看不到盡頭,一共三百多的攤位。這天氣溫只有1-3度,儘管逛街人不少,冷風吹來依然刺骨,還好我把老爺和兒子留在旅館裡,不然他們哪堪的起在這樣的冷天中陪我逛沒興趣的跳蚤市場,我也得以好整以暇地沉浸在我的尋寶樂趣裡。

實在是太冷了,雖然不方便,我還是戴上手套,翻動物品時,手套穿穿脫脫的,賣家們都縮的躲在自己厚重的兜帽下。




這裡東西的品質一致,少有那些破銅爛鐵的垃圾。所有那些精緻的老東西在我眼前排開,我興奮地在攤位之間跳來跳去,就像Austin在糖果店裡面一樣,目不暇給,我幾乎忘了該要找的東西。

發現有幾個很棒的攤位:有一兩家攤位專賣鈕扣,如果我有時間好好挑,我真的願意帶幾排這些精緻獨特的鈕扣回來。還有兩三家專售麻料很雅致的餐巾和桌布,我幾乎愛不釋手了,不過這些餐巾並不便宜。還有那些骨董吊燈.....發呆看著這些別人可能認為是破銅爛鐵的東西,我心裡盤算著或許下趟來再拎個箱子來裝甚麼的。還好冷風沒凍壞我的腦袋,我竭力保持清醒不亂買。



十二點多商家就陸陸續續打包收拾,我大概在十五分將近一點時離開,這時已剩下三分之一的商家還在收攤。

專家建議最好在星期六起個大早來這裡有較大的機會找到寶。記得看過一篇部落格,一個旅居法國的美國人也這樣寫道:與其把美麗的早晨睡掉,還不如趕在七點市場剛開始營業,去尋尋寶,然後吃頓豐盛的早餐,再回頭好好補個眠!聽起來真是幸福,不是嗎?


在努力維持清醒的頭腦下,我才花了四十歐元買到以下堪稱的"戰利品",了不起的得意,這就是尋寶的樂趣。

長型瓷盤 3元、鑄鐵隔熱墊 2元、木質手畫托盤 1元、英製點心盤兩個 2元、Expresso咖啡杯組 2元、不確定是甚麼質材的雕花湯匙叉子組12件 30元(35元殺下來)。

有一支派鏟沒買到,精細可愛,開價10歐元覺得小貴,回來再找就已經被買走了,實在扼腕。




Porte de Vanves跳蚤市場
營業時間 星期六/日 7:00-13:00
Metro13線,Porte de Vanvs站下車,出站左轉






芒果生起司蛋糕

愛文牌果肉細緻又香甜,夏天不吃芒果對不起自己,酗太多,又怕口麻傷身,延伸其它姐妹品肯定是最理想的選擇。我也發現,姐妹們對起司甜品幾乎都有某個程度的開放態度,即便是不太吃甜食的人,起司點心總能讓他們卸下心防。 所以芒果與起司的締結,強大到可以去打天下了。 前幾天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