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家想到台南逛幾天,問起我哪裡好玩好吃,要我推薦幾個地方。這倒提醒我,雖然我是個道地台北人,這兩年幾次台南的 "深度" 旅遊,對這個城市,多少也有我一些些憑著自己喜好的想法,可以提供個人的小小心得。
說起台南,其實我來過的次數應該可達 "不計其次" 的程度;十幾歲時就來此體驗蜂炮、加上一個國中姊妹掏在這裡念大學、工作時也經常出差台南、研究所同學結婚...,二十幾年來,這樣算一算,我與台南還真的有緣。
在美食節目尚未出現之前,我就是一個追著小吃美食到處跑的人,二十幾歲時就經常抱著旅遊指南,全省走透透。反倒是在現在有如此容易取得,甚至到氾濫的美食報導之後,卻變得不如以前熱中了。
鍾愛的仍是那幾家;國中姊妹掏騎著小摩托車載著我去吃的、在地的研究所同學結婚時招待我去吃的、還有出差時客戶推薦的。
周氏蝦捲
安平區安平路408-1號
初體驗在二十年前,拜訪正在念成大的姊妹掏,用他的小摩托車載著我走在仍未拓寬與建設的安平路上,說有一家很好吃的蝦捲。十年後,研究所的同學帶著我們幾個來參加他婚禮的同學,再度來到這一家店,這時,已經具現在規模了。這兩年來每到台南,我們一定光顧。
點個肉燥麵 (湯或乾),搭配蝦捲一份,綜合魚丸湯,就已非常飽足了。蝦捲真的好吃,且真材實料,淡水的那種蝦捲簡直就是一個輸掉了。但是說真的,我是個已習慣口味較清淡的台北人,對於台南偏鹹偏甜的口味還是不太能適應,他的肉燥麵就屬台南口味,到後來我會覺得膩了點。
同記安平豆花
安平區安北路433號
吃完蝦捲,該留點空間給安平豆花。從小豆花吃到大,這家豆花絕對第一或第二。完全黑糖熬製的糖汁,配上軟綿的真材實料的豆花,想到,我又開始分泌口水了。噢!他的珍珠也超Q好吃的!所以儘管開在這樣一個似乎鳥不生蛋的地方,龍門客棧之感,仍然門庭若市。
霸王豬腳
安平區安平路
同樣位於安平路上,我們一試成主顧,尤其老爺特別愛吃他的腿庫飯,這趟下去,第一天腦袋裡那主司味蕾的一塊就拼命提醒我,「霸王豬腳!」「霸王豬腳!」。老爺則吃完後每天吵著我要再吃,但是,依然是他偏甜的口味,讓我後來也興趣缺缺了。
巷口陽春麵
東區前鋒路110號,博愛國小旁
我們撲空了兩趟,星期天沒開 (或太晚去?),星期一休假,星期二才吃到,這家店已列入全家最愛名單了。簡單的陽春麵,細麵條,卻具Q彈口感,而且麵條本身也很香,老爺說很有外省麵的口感,上面淋上了本省口味的肉燥,搭起來就算不切滷菜,光吃麵也可以很滿足。
台南人把陽春麵當早餐,所以一早就開始營業了,賣完打烊,通常六點前就賣完了。
不過呢,我吃完後一個下午都感覺口乾舌燥....
跟著部落格和雜誌的推薦;我也跟著一家家,鱔魚意麵、阿村牛肉湯、鮮蝦肉圓、福記肉圓、夏家手工魚麵、度小月擔仔麵、浮水魚羹、米糕、安哥海鮮.....一一嘗試過。但在那之後,我也發現,這道地的台灣味,除了口味或傳承手作的有形感官之外,那一層無形的情感連結更決定了小吃的加不加分。
在很多的經驗裡,我才吃下一兩口,心裡就開始 OS:「...味道還可以,可是...」之類的。在我印象裡,小時候菜市場旁的肉圓 + 貢丸湯、夜市裡頭經常吃的那家肉羹麵、學校附近那翹課買上來的饅頭夾蛋...,對我來說,這些味道更甚。
台灣小吃冠天下,台南小吃冠全台。也多麼希望有一次機會,擺脫挑嘴的老爺和不懂欣賞的Austin,好好自己按圖索驥吃遍每一家。
Soph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